江宁区禄口街道:爱心驿站升级,打造户外劳动者“社区教育微课堂”

时间:2025-11-14 14:27



20251112日下午,江宁区禄口街道爱心驿站内书香萦绕、暖意融融。由禄口街道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图书馆联合打造的“书香暖人心·驿站伴你行”活动在此启幕,这场集书籍捐赠、功能科普于一体的公益行动,标志着禄口爱心驿站正式升级为户外劳动者专属的“社区教育微课堂”,让民生服务与知识普及在一线实现深度融合。

作为江宁区南境的交通枢纽,禄口街道三面环抱禄口国际机场,快递员、环卫工人、外卖骑手、货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群体常年在此奔波。他们不仅需要一个遮风挡雨、歇脚充电的“避风港”,更渴望在忙碌之余能便捷获取知识、了解实用服务信息。此前,禄口街道总工会建成的爱心驿站虽已具备基础便民功能,但受限于宣传范围,多数劳动者仅知晓饮水、充电等基础服务,对驿站的潜在价值认知不足,更未能将其与“学习提升”建立关联。

为让爱心驿站真正成为户外劳动者的“第二课堂”,禄口街道携手南航金城学院图书馆,精准聚焦劳动者知识需求与服务认知痛点,量身打造“社区教育微课堂”升级方案。活动现场,南航金城学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带来了200余册“定制化”书籍,涵盖生活常识、科普知识、文学故事三大类别——从家电维修技巧、交通安全知识,到健康养生指南、经典短篇故事,每一本书都经过了精心筛选,既贴合户外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场景,又能满足其个人学习与家庭阅读需求,为“微课堂”搭建起丰富的知识储备库。

“这里不仅是歇脚点,更是大家的‘充电站’!每天8点到20点开放期间,可以免费饮水、Wi-Fi、充电,夏天有空调、冬天有暖气,应急药箱随时可用,现在新增的读书区里,这些书大家都能免费阅读,还能互相交流分享!”在活动中,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化身“微课堂讲师”,结合“爱心驿站功能清单”,用接地气的语言拆解驿站服务细节。针对户外劳动者最关心的阅读区使用规则、避暑取暖设施操作、应急药品取用等内容,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演示、互动问答的方式逐个讲解,将功能介绍转化为生动的“实用知识课”,让劳动者快速掌握“微课堂”的使用方法。

“以前只当这里是喝水的地方,今天才知道还能读书、学知识,这本《家庭急救常识》正好能学给家里人!”环卫工人王师傅捧着刚翻阅的书籍感慨道。现场不少户外劳动者代表纷纷表示,这次活动让他们重新认识了爱心驿站,不仅解锁了“免费读书”新功能,更了解到驿站隐藏的诸多便民服务,今后会常来“微课堂”充电,还会把这个“好地方”分享给同事,让更多的人受益。

此次升级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,而是通过“书籍捐赠+服务科普”的创新模式,让爱心驿站实现了从“物质服务”到“精神滋养”的跨越。一方面,200余册书籍为户外劳动者搭建起低成本、近距离的学习平台,解决了他们“想读书却没时间去图书馆”的难题;另一方面,通过“微课堂”式的功能讲解,将服务信息转化为可吸收的“实用知识”,帮助劳动者真正用好驿站资源。这种模式不仅传递了社会对户外劳动者的关怀,更在社区层面营造了“爱学习、享服务”的良好氛围,让“劳动光荣、学习有益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
据禄口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未来“社区教育微课堂”将持续深化升级:一方面会定期更新书籍品类,根据劳动者需求补充职业技能、法律知识等主题读物;另一方面将推出“微课堂系列活动”,邀请社区医生、律师和技能达人等开展健康讲座、法律科普、技能培训等课程,让爱心驿站从“静态阅读空间”升级为“动态学习平台”。“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完善‘社区教育微课堂’,让户外劳动者在辛苦工作之余,既能感受到家的温暖,又能收获知识与成长,为‘幸福禄口’建设注入更多民生温度与教育力量。”

江宁区禄口社教中心

/图:石坤平 审核:朱万成 发布:明晔

20251112